廣體:困難中“生根” 季后賽廣東男籃期待“發芽”
CBA常規賽已經落幕,廣東東陽光隊在46輪比賽中取得了31勝15負的戰績,最終排名第7進入季后賽。這個成績對于很多球迷來說也許不夠亮眼、差強人意,但縱觀整個常規賽,面對重重困難,球隊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已經實屬不易,無論整體還是個人,都在困難中得到成長。
陣容不齊 第一階段表現乏力
在本賽季常規賽開始前,外界對于廣東隊的前景并不樂觀,“廣東隊難進前四”、“無緣季后賽”等等言論甚囂塵上。無論這些言論是否有依據,從某種程度上看,本賽季廣東隊的實力有所削弱是不爭的事實。
賽季前周琦的離隊讓廣東隊本就薄弱的內線雪上加霜,同時外援政策改為4節7人次之后,外援的實力和表現變得更為重要,而廣東隊的三名外援中,只有吉倫沃特以及后來加盟的莫蘭德表現出相當水準,貝茲利時好時壞,巴頓甚至是貨不對版。陣容的進一步削弱讓廣東隊在聯賽第一階段的表現乏善可陳,聯賽開局連負山西和山東,8年來首次以連敗開局,最終在第一階段10輪聯賽中的戰績為6勝4負,勝率僅為60%。
杜鋒在回顧常規賽歷程中這樣說道:“我覺得漫長的常規賽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一波三折,從一開始隊伍的人員不齊,到外援的能力有限,我們只能慢慢地去適應和磨合,我說過隊伍從賽季一開始來了7個新人,整個打法都需要訓練和比賽慢慢適應。”
外援引進持續“踩雷” 徐杰勇擔大任
第二階段,廣東隊面臨的困難有增無減,外援引進持續“踩雷”,阿姆斯和萊斯實在難堪大任,沒打幾場便離隊;胡明軒在第二階段開始不久就因為肩部受傷長期缺席,廣東隊最為倚重的外線受到極大削弱。
在最為困難的時期,徐杰成為了球隊擔當,他勇挑廣東男籃的攻防核心大任。由于隊伍后衛線嚴重缺乏人手,徐杰在第二階段25場比賽全部上場,大部分比賽上場時間高達40分鐘。在面臨極大體能消耗的同時,他卻打出了職業生涯最高效的表現,收獲了“徐外援”的美譽。而在整個常規賽中,徐杰46場全勤,38場首發,其中場均上陣時間36.2分鐘為全隊最高,各項數據也比上賽季有了顯著提升,場均可以得到15.8分4.2個籃板以及7.5次助攻。
在徐杰的帶領下,廣東隊在第二階段打出一波9連勝,排名也一度進入前四,而本賽季的驚艷表現也讓徐杰成為全明星“票王”。可以說,徐杰的成長和擔當成為了廣東隊在逆境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徐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賽季經歷了很多,困難也好,順利也好,自己有了一個蛻變,有了想去承擔責任的心,畢竟自己在球隊中也是需要做這樣的角色,包括在第二階段這么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在杜導的帶領下撐住了那段時間。因為當時人也不多,小外援也沒到位,就這幾個人,也沒多想,一場一場,杜導也在說,每一天都是機會,每一場都是機會,不要因為累了就去放松,每一天都要保持專注。”
陣容輪轉“回血” 頂住壓力 進入季后賽
隨后的第三階段,胡明軒復出以及特雷-伯克加盟并最終留下,極大改善了廣東隊在外線輪轉的困難,加上其他球員通過大半個賽季的磨合,球隊陣容逐漸趨于穩定,11輪聯賽當中取得8勝3負的戰績,最終以31勝15負的成績排名第七進入季后賽。
胡明軒表示:“常規賽結束,大家的整體狀態和身體都在慢慢地往最好的方向發展,我覺得對于季后賽,大家已經把整個的狀態和身體調動到最高水平了,大家還是非常期待季后賽的到來。”
經歷了重重困難后,廣東隊還是頂住了壓力,球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徐杰成為球隊核心,經歷了傷病的胡明軒變得更加堅韌,年輕球員徐昕在第三階段的多場比賽中都有著比以往更加自信和更有統治力的表現。可以說,目前整支廣東隊都處于一個上升勢頭,常規賽已經結束,迎接他們的是更加殘酷的季后賽。
杜鋒說:“季后賽馬上來了,我希望所有隊員還是要保持健康,準備好第一個對手,不管對手是誰,讓我們全力以赴地打好第一階段的淘汰賽吧。”
“粵滬大戰” 一觸即發
廣東隊本賽季最終排名常規賽第7,連續第30個賽季晉級季后賽,延續了CBA聯盟成立以來從未缺席季后賽的紀錄。
廣東隊季后賽首輪的對手是上海隊,雙方本賽季有過兩次交手。兩場比賽,廣東隊均告失利,且分差懸殊。首戰廣東隊輸33分,次戰輸34分。首回合廣東因胡明軒傷停和小外援低迷,僅靠吉倫沃特獨得44分苦苦支撐;次回合吉倫沃特僅出戰6分鐘,導致攻防體系崩盤。兩戰暴露出廣東內線防守薄弱、籃板劣勢明顯以及替補深度不足的短板。
不過來到季后賽,此前兩場比賽的參考價值不大。廣東隊如今有胡明軒復出,外援貝茲利、莫蘭德與吉倫沃特組成完整的內線輪換,陣容厚度顯著提升。常規賽最后一輪,廣東隊也迎來好消息,此前受傷的吉倫沃特和王少杰雙雙復出,通過比賽找回狀態。
上海隊最后一輪贏了提前無緣季后賽的深圳隊,但是他們此前遭遇一波三連敗。目前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布萊德索賽季報銷,被迫更換外援。球隊戰術體系被迫調整,季后賽之前的磨合期非常短。
(廣東體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