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歇不歇,這是個問題
G4第一節,湖人拿出了120%的防守專注。詹姆斯畫風突兀得像個剛加入訓練營的新兵蛋子,板板正正地壓低重心,在底角和弧頂之間來回移動,為的就是保護東子和里夫斯這倆隊友,不讓森林狼突破起速太容易。這場球,詹姆斯的防守存在感很強烈,護筐、卡位、夾擊,一副湖人防守指揮中樞的模樣。很不容易。
客觀地說,第四節后半段,包括詹姆斯在內的湖人前鋒線,防守上的投入強度還是在的。這不說明他們不累,而是到了關鍵時刻,已經顧不上疲勞。雷迪克下半場沒讓首發休息,這確實影響了體能。不過湖人防守強度下滑更多在比賽中段,到了最后怎么也得打起精神。
鬧心的就是,湖人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不管是配置還是投入程度,他們確實做不到全覆蓋,兩個問題似乎無解:
第一個,首發有東契奇、里夫斯兩個單防能力弱,協防價值小的后衛在,即使詹姆斯已經優先在防守端發力,3帶2還是帶不動。湖人嘗試過避免東契奇很輕易地被點名,但無法實現,畢竟森林狼不是只有一個人能點東契奇。讓東契奇和里夫斯盡量留在下線而不是被拉出去軍訓,又會出現兩人收縮籃下協防價值不高,護筐、籃板無法保證的問題。怎么算,湖人都少了一個合格的防守人;
第二個,強度不能下滑,下滑一點就防不住。如前文所說,比賽中段,湖人被森林狼打穿的有點容易了,開局極具侵略性的兩翼收縮不見了,一旦上線不能關門,那么華子就能輕易的突破到油漆區。
G4的華子是無敵的。過湖人任何球員都如過清晨的馬路,更變態的是持球投三分也有譜,防守人不能給一點空間。這個版本的華子已經無法靠單防限制,必須得夾擊讓他出球。但湖人上夾擊就要面臨資源不夠用的問題,如果華子無規律點人,點的是八村、詹姆斯,加上追防他的電風扇,就很容易把兩個前鋒帶到上線,讓湖人兩個后衛守籃下。這導致湖人夾也不是,不夾也不是。
湖人沒有系統性解決全部問題的辦法。如前瞻所說,五外打不過,那么就是打不過,上中鋒也白扯。湖人幾個還在輪換里的替補,在G4這個強度和客場氛圍下也確實拉了胯,除了假替補·真首發的電風扇,湖人替補這場壓根就沒得分,雷迪克不再信任他們。至于沒有被啟用過的克內克特,他或許有用,但雷迪克不敢賭一個新秀在這種場面可靠。
但湖人這場幾乎就贏了,東契奇恢復正常,扛下了主要開發任務。詹姆斯防守提升投入的同時也沒有荒廢進攻。湖人的五外在進攻端還是好使的,八村16中9拿下23分,沒有失誤,作為森林狼中鋒選擇的對位人,八村打出了空間價值,確保了戈貝爾風評無法逆轉。這輪系列賽到目前為止,八村的進攻表現還是遠遠在電風扇之上,因為他不只能投三分,拆到中距離也能投。森林狼讓戈貝爾做了大量無球側換防避免被拉到上線軍訓,但戈貝爾依舊沒辦法在五外火力在線的情況下面面俱到。或者,芬奇還可以考慮一下調整戈貝爾的對位。
只要進攻端續得上,回到主場,湖人還有續命機會。關鍵在于,48分鐘的內容和強度到底要怎么分配?一套有效的手段不可能用滿全場,即使在關鍵時刻靠球員自我激發把情緒拉上來忘記疲勞,比賽中段也不可避免地把強度降下來。好巧不巧,這時候領先優勢反而起了副作用,它讓球員更加容易放松警惕。
雷迪克得從全局去考慮問題。跟森林狼打,提升空間破護筐當然是最自然的選擇。這種選擇不能覆蓋全場的時候,中間應該有一點變奏。范德彪為首的替補,防守能力是在線的,要不要考慮一套銜接段用防守贏球的計劃?比拼策動轉換的能力,詹姆斯不會輸,而東契奇在便秘環境下也能三分硬解。
不清楚G5湖人會怎么選。勒布朗曾經在系列賽生死戰打滿過全場,如果需要,東子當然也可以不歇。兩個人都不歇,是否能保持48分鐘的滿格能量?G4詹姆斯壓下重心從屏幕右邊滑到了左邊,又從左邊滑到了右邊,這積極性大概是緩解東子防守壓力的最好辦法。這下他得滑48分鐘了。
而東子,不管用什么方式,下一場得當一個差不多合格的防守人。畢竟,這個世界上能洗白尼科的,也只有你了。